发布日期:2019-03-29 09:42 点击:编辑:steam教育领导者
既然说到中国的创客教育,那么我们来看下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目前的总体趋势
其实早在2009年国内创客教育兴起之前,已经有非常坚实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等理科类以及科技类的教学课程作为基础。只不过在2009年时,国内的一线教师开始把国外创客教育理念引进到教学当中。2010年创客文化正式进入我国。2013年到2014年,是创客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探索期,这时涌现了许多创客教育的名师。
2015年,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的教育系统都陆续开始注重创客教育。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这样新的创新教育模式。同时我国各地,比如深圳、山东、河南、山西等省市都开始探索实施创客教育,从而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南、规划。
中国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课程分类与特征
1、是对传统教师进行培训,将计算机等传统教室直接改建成的创客项目实验室。
2、是建立的专门用于创客教育的创客空间,例如上海国际中学,直接引进了美国Fab Lab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器材。首师大的青牛创客空间,是多功能组合型创客空间。
全国开展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从学科背景看,主要是依托原有信息技术老师、通用技术老师、劳动技术老师、以及科学学科、物理学科老师等。
全国的创客教育现有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一线老师通过自己对国外的创客教育的理解,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形成有特色的创客课程。二是依托于原有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动手实践和项目教学相结合形成创客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企业自行研发课程,向中小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
校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创客教育活动,有中国儿童中心和上海宝山区依托于家庭层面开展的家庭创客活动,国内的科技馆、图书馆也陆续创建自己的创客空间,为小读者、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提供有特色的创客项目与课程。有代表性的社区创客活动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专项资金用于社区的创客空间建设,而且每年召开“上海社区创新创意大赛”。
国内创客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交流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创客课程中建构、发现、设计、制作、分享的流程,设计、绘制、三维合成等创客项目制作过程,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二是跨学科,将多学科教师智慧结合起来,一起开发创客课程;三是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例如北京史家小学将创客课程、活动、分享会,以“科学嘉年华”形式有效的组织起来,构成从课程到成果呈现再到课程体系设计的创客教育的整体生态。
创客课程
2015年北京科协开启了北京市的创客教育,2017年北京科协联合北京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调研,对北京市219所科技师范校进行调研,第一阶段是问卷调查,第二阶段由科技中心和教委共同从中选出80所学校进行入校调研,从而对北京创客教育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同时通过北京科协计算中心平台,对开展创客教育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创客十二+”的评选。同年举办了“京津冀创客教育成长”探讨如何把京津冀各地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北京也在每年举办中小学科技创客节,通过这些活动持续推动创客教育发展。
深圳是对全国创客教育推动特别大的一个城市,政府层面有专项创客实验室建设支持经费,深圳市的中小学校可以向深圳市教育局进行申报,获得经费的支撑。深圳市也出台了中小学建设实验室的教学指南,从而有效的组织深圳市创客课程的开展和实施。深圳市也非常注重创客文化的形成,每年举办深圳学生创客节。
武汉的创客教育发展也非常有特点,武汉市教科研平台对创客教育进行整体推动,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教师创客空间,举办了一系列的教师创客沙龙活动,经过活动对武汉教师进行创客教育的初步培养,创客教育也因此得到了武汉市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武汉中小学校发起了“创客教育直通车”的活动,在各区县分期举行,对每阶段有代表性的创客教学成果进行分享,基于这个平台结成了创客教育联盟,并针对各区具体师资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师资培训。
文章相关推荐: